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靛紫喵龍 于 2015-1-5 23:59 编辑
孔子的思想

義的表現
在孔子學說出現之前,就有不少前人在討論義禮,義的含意其實是前人留下的,至孔子學說也沒有差別。但前人所說的禮則略有含糊,亦未與孔子之說相同,他認為禮並不單單是奢華和節儉(儀文)的問題,更不是一種風俗。比方說前人認為「禮以順天,天之道也……」,由此可見前人說禮以天道為依據,所以人應該「奉禮」,亦即是「畏天」。孔子認為禮不應該以天為基礎,並提出「義」才是「禮」的依據。為政:「子日,……見義不為,無勇也。」里仁:「君子喻為義,小人喻於利。」在論語中可見「義」的含意為「正當」或「道理」,即是價值的判斷。即是孔子認為「禮」在於人之自覺心或價值意識。論語中孔子提及過義十數次就不一一細說了,此篇章集中表述仁義禮三觀念的從屬和各自的意思進路作解說。

禮的表現
「禮」是「義」的表現,是被制定的規範。大有制度(這裡反映社會),小有儀文(這裡代表家庭),這些被制定的東西皆以「正當」為基礎,故此自古留傳下來的習俗和傳統(沒有合理依據而實行的措施),不是「禮」的真正基礎。鑑於「禮」的真正基礎是價值的判斷,風俗的不合理性似乎應該剷除,卻孔子沒有如此否定,他認為這些風俗可以更改,而要變得有合理的正當性,從「禮」產生一種生活的秩序。

仁的表現
而「仁」又是甚麼呢?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即是視人如己,沒有私累(私欲的牽累)的境界,此境界為最本身的情感,人所本有,亦不假外求,不受制約的公心(人所共有的心)。全由自主決定,所以說:「我欲仁,斯仁至矣。」人可以決定無私,似乎亦可以決定遵從私利,孔子說這是一種罪惡,所以應該讓「仁」由「義」去實踐,即是正當地行仁,而仁的公心是自覺的境界,所以他認為人本來就追求公正,而能立公心的人,在實踐中必求正當,就是孟子詮釋孔子時說的「居仁由義」。

仁是義和禮的基礎
仁、義、禮是一個順序,從屬統攝,故攝義歸仁,攝禮歸義,簡單說就是義從屬於仁,禮從屬於義,更進而說,禮從屬於仁。我們可以假設沒有義而直接論禮從屬於仁的狀況,即是失去了價值判斷後,由本能情感直接產生禮法的情況,顯然易見,實屬一種迷信和麻木。沒有禮的話,那種仁就是虛偽。
孔子與孟子的分別
孔子思想似乎是想要從順應天意的無理中逃出,賦予現實判斷的考量,使學說變得更有說服力。而孟子可說是豐富孔子的思想,比如說孔子沒有為本能情感的來源作解說,所以孟子就以性善論解說人的本能情感來源自天,與孔子原意似乎有些違背?這樣算是一種本末倒置嗎?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對本能情感持正面態度,那麼性善之說至少不是荒謬而違背的。
孟子的仁、義、禮、智,以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訴說道德本心,與孔子的仁、義、禮雖文字相同,但實質意義幾乎是另一種系統,所以我們不應因為文字相同而混淆,這也是哲學家多數以同字卻不同義和用法的重大須知。

支持觀點的重要例子
一、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其是指兒子,一個人的父親活著時,(那個人沒權單獨行動)應該觀察那個人的志向;但當那人的父親去世後,再觀察那個人的行為,如果那個人對父親的合理行長期又不加改變,就可以說他做到孝。簡單說就是要看出兒子有沒有繼承父親的優點來做人,如果能學到父親的優點並加以傳承,沒有走上歪路,就是孔子所說兒子得以實踐的義禮,也應該實踐於父母,而義禮和親緣關係的連結時,可以稱之為孝。
二、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如果做了人卻又不仁,會如何對待禮儀制度呢?另外,這種人又會如何對待音樂呢?這句引申不仁的人所無法實現禮儀制度,更何況創造出來的音樂呢,那是肯定不會讓人愉悅的。所以不仁的人無法維持一個良好的且有規律的道德社會,亦不能讓大眾得到快樂,故此人必需仁才是正確的。
林放問禮的本質意義到底是甚麼?孔子答:「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意思是這問題意義重大,孔子亦未能在此完全回答。他提出一般的禮儀是不應該鋪長浪費,從喪禮而言,與其儀文周到(非常節儉),寧可過度悲傷(花費多點才顯得重視喪禮)。故說禮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對待方式,所以禮是何物似乎難以解釋。
三、
有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其指一些人,那些孝順父母又敬愛長輩的人,但又喜歡觸犯上級的人,只有很少;不喜歡觸犯上級,但又喜歡作反的,更是沒有出現過。君子專心致力於基礎的工作且樹立起來,「道」就會產生。所以說孝順爹娘敬愛兄長就是仁的基礎,故我們應該做好孝道,擴而至社會道德的正確觀念。
四、
子貢日:「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老師關於文獻方面的學問,我們可以聽得到;但關於天性和天道的言論就聽不到了。」孔子的學問沒有直接地定義人的天性和天道的背景,關於天性只提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而天道觀更是存而不論的,或者是受到前人「天道遠,人道邇。」知道人道天道的始終有所分隔,而不能完全相提並論的思想所影響。
五、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答:「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定公先問君主使用臣子,臣子服事君主,兩方面應該怎樣才是一個好的關係呢?而孔子答他,君主應該依禮來使用臣子,臣子應該盡忠服事他們的君主。即是君子雖有絕對的權力,卻不應該胡亂用臣,應該用制定的規範去使用臣,使他們信服。而臣子亦應該忠心地對君主,才是互慧互利的良好關係。
六、
冉有說:「夫子為衛君乎?」子貢說:「諾;吾將問之。」進屋後問孔子說:「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說:「古之賢人也。」子貢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子貢出門後再對冉有說:「夫子不為也。」譯為定公問子貢,老師讚不讚成衛君的所為,衛君是伯夷叔齊的對照,他兩兄分為了爭奪帝位而大花功夫,相反伯夷叔齊二人都不要帝位,互相推讓,子貢沒有直接問,用另一個角度問孔子,伯夷叔齊是怎樣的人,孔子說他們是古代的賢人。子貢再問伯夷叔齊兩人互相推讓,都不肯做君主還跑到國外,是不是後來又怨悔呢?孔子就答,他們求得到仁德,亦得到了仁德,又怎會怨悔呢。最後子貢答覆冉有,老師不讚成衛君。指出孔子讚成人應該追求仁德,而非功名利益,才沒有悔怨。
七、
「與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篇使他振奮,禮使他能在社會站得住,音樂使他所學得以完成。詩篇屬於單單的感性認知,以至禮的規則,音樂的內容和本質離不開禮的規則,所以常以「禮樂」連言。他本人也很懂音樂,因此把音樂作為他的教學工作的一個最後階段。三者是一個順序,先從感性認知,再通過禮儀建立好的仁德,再以音樂似為宣導和擴展,為一個最後的階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