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主要是希臘時期人民思想的一些重要概念,對於沒心看歷史的人其實看看這些就行了吧?
好吧其實是考試的十五個概念XD 知道世界本源的運作的話,大概事情都跟隨著那個運作而行,所以後人又稱這時期的哲學為「自然哲學」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中Heraclitus和Parmenides是比較複雜的,考題也出了,我也懶得再寫出來了!(炸!
沒有很用心修正,所以有錯請說哦~

1.        Primary world-stuff (Arche) 世界本源
追朔世界本源的始祖為Thales(泰勒斯),他認為水是萬物的根源,比方動物來源自水氣才能生存,而植物的營養也來自濕潤性;就算是太陽和身體,即世界的任何事物也是由水的蒸散作用所形成的。所有事物的基礎物質是水;水是所有事物的永久基底;事物都是以水的不同形態所呈現的
Anaximander(阿那克西曼德)認為本源是無限(Apeiron),萬物由無限產生,又消滅並復歸於無限,不斷循環,所以萬物的推動力就是來源於無限本身。不老且持續不斷的,不死和不朽的。相對於泰勒斯的思想稍加了論理反省,因為這種無形的本源元素是不會被其他元素限制著而廢止的。亦就自然界的性質推說,進一步引出了順從自然的道德觀。
Anaximenes(阿那克西美尼)也是跟隨了泰勒斯的步伐,他以空氣為世界本源,所有事物都關乎於空氣的罕見度和密度變化。而人類的靈魂是空氣,控制自己本身意志,更控制著所有動物的東西,所以需要呼吸且空氣涵蓋了整個世界的秩序。
Heraclitus(赫拉克利特斯)論及的世界本源為人類肉眼看不見的「永生不滅的火」,所有事物都是由這種火所生產、改變和毀滅,由「永生不滅的火」組成和分解,世界不停重覆分解和組成,所有相反的事物如水,依然是「永生不滅的火」化生而成的,而一切事物都是以「一」為「多」,事物有兩面性,就如海水有益於魚,有害於人一樣,所以萬物皆為「一」,皆是「永生不滅的火」。
Parmenides(巴門尼德斯)的本源則追朔於存在者本身(Beings),存在物本來就已經存在,我們肉眼所見的變化只是受感觀作用所影響。因為思維是在察看可見事物和不可見事物的唯一共同存在物(being),故需要一種存在者(Beings)連接著存在物(being),所以能思考的人類是存在的。
Empedocles(恩培多克勒斯)所說的世界本源有多種,皆來源自希臘眾神的背景故事,宙斯是熾熱的火,赫拉是地球,埃多紐斯是空氣,耐馳是水。而這些物質的動力來源自愛和恨。
Anaxagoras(阿納克撒哥拉斯)認為Empedocles的解說是錯誤的,比如說他曾提出頭髮是不可能由這四種元素生成的,故提出一種有各種形體、色彩,香氣等等差異的「萬物種子」(Universal ingredients or Seeds(Spermata)作為世界本源。他否定Empedocles的愛恨動力說,他透過觀察世界的秩序和美與調和,認為萬物不可能以盲目的動力來說明,故提出nous(努斯)/Mind/Reason,或譯作理性,表現出所有事物的動機都有其理由。
Democritus(德謨克利特斯)是原子論者,他認為所有事物的生成都來源自細小得肉眼看不見的原子,包括任何生物,這種原子是不滅、不會變化,但會不斷移動,這種移動可能是有規律的,也可能是隨機的。而這些原子存在於甚麼都沒有的空間(Void)中,移動並組合成各種事物。

2.        Boundless (Aperion) 無界限
Anaximander(阿那克西曼德)的Aperion無限,在後世有許多解讀,一般解讀為無限,無界限和無限期的。Aristotle認為Apeiron是一種可以變化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故此Aperion不會被其他肉眼所見的元素所廢止,所限制著。另外尼采形容Anaximander的問題不單單存於純粹的物質上,更開始發現所有複性的事物都引向新的問題──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一定要有被補償(他們有一種正義(deki)的概念,視為政體(polis)的基礎,每個人都應接受命運女神所攤派的應得份量,喻越者是一種不正義)。而Anaximander也認為如此,更援用正義的概念到自然界的生成變化現象,比如說夏生(夏天開始)是熱與濕冷相對著的權限,和夏滅(夏天完結)就是因為越過了權限而被毀滅並回到根源的。他認為Apeiron包含了無數世界,這些無數的世界不斷創生,毀滅又復歸於根源,永恆變化不斷,亦應將這原則套用到任何事情上。「你存在的價值是甚麼?如果那是有價值的,為甚麼你在這裡?」他起了一連串問題,找出了倫理中最深遠的問題形態,一種順從自然的道德觀,是第一個希臘人做到的。

3.        Mind/Reason (Nous努斯) 理性/精神
Anaxagoras(阿納克撒哥拉斯)否定了Empedocles的愛恨動力說,他透過觀察世界的秩序和美與調和,認為萬物不可能以盲目的動力來說明,故提出nous(努斯)/Mind/Reason,或譯作理由/理性,表達出所有事物的動機都有其背後的理由。而nous有三種特性:第一是純然無雜,即是精神本是與物分離,獨立自存的;第二是支配,因沒任何物質性,所以有資格支配萬物,使它們運動變化;第三是認識,理性能夠認識到萬物的運行過程,故能賦予秩序和合理的生成歷程。他以水的波紋解釋nous就是某一點作用力,而起著回旋作用,漸漸有規律地擴散至四方。被亞里士多德批評nous的概念是神的機械,在任何無法解釋的問題上,都能拖進nous,本應以理性加以說明,卻將事情都拖進另一個原因,變相是一種不夠理性的機械論了。雖然在現代觀察是一種不夠理性的假說,卻他是古希臘第一位把精神與物質分隔觀察而產生後世影響的人。

4.        Image (eidolon) 影像
Empedocles Democritus和Plato都曾提出過Image的概念,但三人的理解不同。先是Empedocles認為思考和感知沒有分別,物件流射出來的影像與眼睛裡的火共連時,人就能通過視野看到事物並了解。而Democritus,他認為先從太陽的流射出光線,然後再穿過空氣粒子得以凝固並到達事物上,此影像從而通過人類的感官系統,使影像與靈魂粒子互相連接,便產生了感覺,出現了影像。但他鄙視這種影像帶來的感覺,因為是一種主觀性現象,而無法達到真正知識(客觀的真理)的領域。
而Plato認為接收影像是經過了Intellectual reflection才了解感觀事物,即是人在觀察事物時已帶有理性分析,所以才能將一件事物的特性說出來,但就他而言,現實世界的影像皆是完美實體(理型)的複製品,所以也不能從影像中獲知真理,其中最為有名的洞穴比喻正好引述這一點;他以守衛在火光後做著相應動作所產生的影子為人們眼前的影像,亦正因他們無法擺脫眼睛的方向控制,而深信那些影子就是真理。

5.        Atom 原子
Leucippus先提出原子為世界本源,然後弟子Democritus繼承了師父的想法進而發展出更完善的理論。Leucippus所提出的原子理論上是可以用數學來分拆的,不必墮入Zeno無限分割而導致空無所有的辯証陷阱,但他本身卻提出原子是自然學地不可清楚分割的的根本元素。而原子只有量差,沒有性質上的不同。(1)原子之間的根本差異是在「形態」,這種差異是無限的,可以是一些有角一些是圓的等等,承認了這種差異就能解釋洐生物之所以不同的理由。(2)有時形態可以相同,但「次序」可以相異,解釋洐生物的相同之處(3)就算形態和次序沒有相異,也可以有「姿勢」的不同(4)原子有「大小」相異的可能,但Leucippus認為這種大小人是難以分辨的。Democritus認為神的信仰是來源於人對自然無法解釋所產生的恐懼,故當時的原子論者是徹底的無神論者。Democritus提出靈魂是副有可動性的,最微細最圓的火原子,使生物活動,呼吸時會從空氣中吸入火原子來維持生命,身體就是火原子的容器,故停止呼吸的人將會死亡。他更認為感覺是通過人類的感官系統,使物件的原子與靈魂原子互相連接,受到外界的原子影響才產生了感覺。

6.        Homo-Mensura Doctrine 人是萬物的尺度
Protagoras(普羅塔哥拉斯)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即超越主觀的理性(判斷力)存在著,後世有不同程度的解說,柏拉圖認為他是極端相對主義,即所有判斷皆是真理,以人之間有不同的感官能力作辯證,比如說一些人在寒天覺得冷,但一些又不覺得,認為沒有指定答案,所以極端的說法是行不通的。而Seneca則認為是部份相對主義,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環境中生活的人,在一定程度的情況上,會一樣地讚成和反對,所以這種判斷是比較保守的。

7.        Ethical Intellectualism 倫理理性主義
Socrates認為無知是邪惡,意思是那些做邪惡事情的人往往是因為缺乏知識而沒有足夠判斷能力,所以也不是自主的。而所有人都渴望美德,都渴望幸福的生活,美德就是一種知識,我們就算沒有完美概念,卻能如知識般說出來,故我們能追求、會達成,就像人學會了幾何學和建築後,就會成為幾何學家和工程師一樣。所以有美德就能幸福,故美德是幸福的充份條件。Socrates有他的合理方式,稱為Socratic Method,有inductive arguments歸立性論證,以既定的概念反對辯士學派的辯証;universal definition普遍定義,獲得既定定義的方法。即如果獲得了這些定義和論証,便能達到統一的倫理觀念。

8.        Ideas/forms 理型
Socrates提出Forms的理論所說的理型有邏輯意義,事物的共通性和事物產生的原因;存有意義,單單存在於人活著無法到達的知性世界,天生的、不朽的和不變的存在著;價值意義,是完美、理想的,感觀事物的原型。柏拉圖解釋理型來自於最高的理型(the Good),嘗試拆解無限追朔的本源的問題。他將世界分成兩層,一是知性世界(Intelligible world),人無法在有肉體的情況下到達,只有靈魂脫離身體後才會到知性世界遊走,並在那裡接觸理型,一但人再擁有身體時,會暫時忘記了見過的這些理型,所以需要生存於感觀世界時再次回憶起這些最真實的概念。二是感觀世界(sensible world),感觀世界所看見的所有事物都是理型的複制品(理型分有於現實事物),使得會流變的。

9.        Opinion (doxa) 意見
Parmenides稱Opinion為俗見之路,是單一地透過經驗感受作出判斷的,而相對的就是真理之路,通過理由和思考作判斷的。他否定透過感觀經驗的認知,就如他不相信事物有實質的變化,從思考判斷可以了解到事物早已存在,而人應該依靠思考,並不應被感觀所誤導。
相對柏拉圖對opinion的見解並不是存於壞,對他而言最差的是無知而不學,故當人思考時亦需要判斷經驗層面,再不斷反思來獲得真理,而這個流變的過程就是意見。相對人是可以獲得真理知識,卻需要追求,沒有過分信任思考所得的判斷。

10.        Knowledge (episteme) 知識
Parmenides所理解的知識真理是通過存在者依靠思考,而且放棄對感觀的認知所得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知識,他稱之為真理。而Plato認為知識是永恆不變的,由後世漸漸回憶起來,沒有過分依賴思考,相反認為一些圖形和感觀世界的概念,能夠引導人獲得真正的知識,比如通過幾何學,辯證法(不斷問自己和別人問題再加以思考)得以肯定對世界的認知。Democritus認為原子構成萬物的外貌,但人依然能透過五種感觀去測量實物,也可以把靈魂放到適當的溫度令人思考和判斷並認識到世界的法則(知識)。

11.        Love (Eros) 愛
Empedocles(恩培多克勒斯)的學說為愛恨動力說,是解釋世界萬物的動向一切來源於愛和恨,愛對他來說是一種動力。愛代表萬物的吸引力和混合,恨代表萬物分離和分解。當FULL OF LOVE之後就會回到根本,就開始恨,,恨到FULL OF STRIFE,就會開始愛,不斷循環。簡單點說春天花草旺盛的混合現象就是愛,秋天落葉枯燥就是恨的表現,而萬物的生成是因為希臘四神。
柏拉圖/蘇格拉底認為愛不是美的,當一個人追求美,但沒得到美,那就不會說那是美了。他更認為愛是善和美之間的的東西,愛是神聖反思的一種辯証的提升,就是通過愛可以更接近真理。愛是一個過程,在繁殖需要的本能之前,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交流,這種精神的交流就如知識的追求和交流,而這種精神的交流更是兩男更為高尚,因為他認為女人是沒有知識的,所以無法達到最高的精神境界。所以對他而言,愛不是美本身,而是追求真、善、美的活動過程,並且產生出美。

12.        Substance 托體
Aristotle認為所有物質有其托體,而這種托體primary substance承托著存在物,我們必須先接受事物「存在」這個屬性,才能描述那些事物,故存在物都必有其托體。Aristotle利用語言協助理解,Substance就是語句中的名詞,暗示了事物是存在的。而primary substance可以持有secondary substance的屬性,即是primary substance就是secondary substance,但不能相反倒轉代表關係,比方說柏拉圖是個人,但總不能說人就是柏拉圖。而Primary substance在形下的理解永遠是具體可感知的單一事物,如其中一只特別的馬或筆;而形上的理解就是萬物的普遍本質,如原子的不同形態的表現。Secondary substance則是種類,並且必需要滿足Primary substance的特性。

13.        The four causes 四因說
Aristotle的四因說包括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目的是要解釋世上事物生成和變化的背後原因。質料因是物件的原料,如水、空氣、火、木;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質呈現形式,如木匠決定打造了了一個碗形狀的木;動力因則是賦予行動力的東西,比如是建築師;目的因則是事物變化的目的(存在的目的)。Aristotle更認為一切事物至少有目的因,因為動力,形式和質料都能成為事物變化的目的,故目的因是必定有的。

14.        Happiness 幸福
Democritus提出過有益與無益的標準在乎於快樂,人過他的一生,最好的辦法是盡多愉快,盡少苦惱,但另一方面提出幸福與否是靈魂的事,守護而獲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快樂,故此他的意思是順應本能而追求,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幸福主義」。這種精神狀態獲有均衡或調和的狀態,因此他對過激的情意衝動不置任何價值意義。對於他來說追求知識也是幸福的必要元素,透過知識協調均衡,他說過「無知者毫無快樂可言。」正好証明這點。
Aristotle認為幸福就是人活得像神所喜好的一樣。是一種人類的自我滿足,靈魂追求美德的活動,並達成幸福。

15.        Virtue 美德
Democritus認為Aristotle認為的美德是我們達至幸福的或理想生活的一種途徑。並分為理智的德性,幫我們認識甚麼是正義;道德德性,幫助我們選擇正義的行為,而美德必須要通過實踐理性才能達成最好的幸福,這種美德不能過度亦不能過少,宜在中間點,便是最佳的狀態。Socrates認為美德是一種知識,亦是靈魂最有價值的運作行為,因為他認為所有好事都盡在知識之中,所以想要公正和變同公正會像知識一樣同時進行,像建築師學會原理後就會建築一樣。所以有美德就能幸福,故美德是幸福的充份條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