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靛紫喵龍 于 2015-1-5 01:29 编辑
依前陣子考試做了好些筆記,但自知只是很初步的了解,所以這裡只是淺談和分享,不知道有沒有後續更新
道德經是老子的,常常以一句的形式使得多義,故需要在適當的位置自己加上符號,以便解讀。
說起來就算是誰也無法說自己完全譯得對,這是挺讓人無奈的,多數人都是以內容沒相互矛盾為準則而譯_(:з」∠)_
試想想,古人真的能將思想體系弄得完整無暇嗎?所以有時候還是覺得這些年代的事還是了解一下就差不多(抹臉
吐槽完畢來正文

第一章 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斜號為自定義分拆,參考書的)
第一個道是出乎本性的自然,一切造化的本體,貫通天地人的道。而第二個道則是指要實行道。但這些也並非是「常道」,「常道」是指恆常不變的道。第一個名是物的代稱,可以命名,但這並非「常名」,「常名」是指真實且永恆和自然的物自體。而這個無,又名叫天地之始,「始」指本源,開端,即是向本源的追朔,返本歸源的思路。然後這個有,名叫萬物之母,當有和無來到現實界就會變成相對的存在,但在本源處卻是同一的,都是一種名稱,無是對本源的追朔,而有是對現實事物上的開展。「萬物之母」是指它的能生,不是指根源,所以「有」的意思是一種使萬物化生的動力。所以「常無」,是指想要用精神去體驗「無」和「道」的天地生物之妙用。而這種「常有」(有是指道生物賦予萬物形體或萬化發展的原理,不是指已有形體的存在),是想要用精神去體驗萬物形成和發展的軌跡。所以這兩者的本體和本質已是超乎名相的東西,不是語言文字能夠描寫,當我們追朔時,有和無最終還是落入於同一的根源,「常」字寫出了超越的真常性,但又不落入於有或無。同謂之玄就是萬物一體,即是「同根」,才是「有」「無」同出的本體。玄之又玄就是無限的深遠。所謂「柳暗花明」「無中有路」。眾妙之門就是指「有」和「無」兩者的妙用,觀無觀內道體之妙,與觀有觀外的生物之妙。而就是這有和無造就了世間上形形色色之妙。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強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遠,遠日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個混然而成的東西,在天地還沒有創生之前就形成了。它既無聲亦無形體,但卻獨立於萬物之上而恆久不變,運行於宇宙之中而永不止息。它創造天地萬物,可以說是天地萬物的根源(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故且叫它作「道」。勉強的描述它的形狀,可說廣大無邊。廣大無邊則流行不止,流行不止則傳之久遠,傳之久遠則又「歸根」、「復命」,返回寂寥虛無。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之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效法地的無私地承載萬物,地效法天的無私地覆蓋萬物,天效法道的「衣養萬物而不為主」,道則完全出乎本性的自然。

參考書目
余培林. 新譯老子讀本. 台北市: 三民書局, 1985.


【发帖际遇】靛紫喵龍 去动物园打工,由于热心助人且爱护动物,深得大家喜爱,额外获得 27F卡币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