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资讯/同人分享

内容类型 同人作品
原作名称 -
转帖来源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7188720798833
近来大陆很火的甚至在院线上映了的野生动物纪录片,由陆川导演执导,迪士尼投资拍摄~
《我们诞生在中国》~
其中有一个情节,名叫“达娃”的母雪豹,为保卫幼豹,与牦牛搏斗,受伤身死~

这一情节播出后,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剧组为什么不去救助,应不应该、有没有能力救助雪豹达娃的争论~

其实...嗯...真相是这样的WWWWWWWWWWWWWWWWW

——————————————以下为转载——————————————————

达娃真的死了吗?

《我们诞生在中国》上映之后,我在微博上收到的信息,问的都是这一个问题。


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中讲述了雪豹“达娃”和两个孩子的故事,按照电影所呈现的剧情,达娃最终受伤去世。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从一开始知道迪士尼要在中国拍摄一部以野生动物为主角的电影,我就很期待,作为一个和野生动物打交道的从业者,我深知动物的魅力以及拍摄它们的艰难。

不过,凭借与豹子打交道的多年经验,观影时我就感觉到了:这不是一部自然纪录片,达娃也不是“一只”雪豹。片中雪豹个体的气质各不相同,有的老道有的稚嫩,有的皮毛鲜亮有的乱蓬蓬。迪士尼和导演陆川在宣传时使用的措辞是“自然电影”,这个词其实没有错:电影中的“达娃”是一个角色,由许多只雪豹“演员”的片段剪辑塑造。而“达娃之死”也并非野外的真实,而是经过精巧创作和剪辑的故事。

那么,片中到底出现了多少只雪豹?大家关注的达娃,真实的故事又如何呢?




达娃的七个身份

要搞清楚有多少雪豹“参演”了达娃,就要用上我们和豹子打交道的老法子:个体识别。原理很简单,虎、豹、雪豹等猫科动物身上的斑纹和斑点就像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身份指征。通过分析豹的体侧花纹,就能识别每一只豹的个体。我打算用同样的法子来看看《我们诞生在中国》里面究竟有多少只雪豹。

有所区别的是,识别虎豹我们通常选择体侧的斑纹,而雪豹毛长、身上经常覆盖着积雪,因此我们会以雪豹头部、四肢等斑纹较清晰的部位作为识别特征。虽然电影拍摄并不会像我们搞野外调查时刻意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需要识别的部位,但好在该片的摄影水平很高,我们依然获得了大量清晰的雪豹影像,足以尝试做一下个体识别了。

识别的过程非常繁琐,但这里可以抢先说一下几个结论:
•在片中一共识别出16个雪豹个体,其中9只是成年雪豹,另外7只是不同年龄段的小雪豹。排除其中可能重复的1-2个,我认为剧组至少拍到了14只雪豹,也许更多。
•达娃这个角色,是由7只不同的雪豹剪辑出来的,其中甚至至少有一只根本就不是母雪豹,而是公的。
•片中攻击牦牛的雪豹就是一只公雪豹,所以肯定是没有带娃的。依我的判断,它虽然捕猎失败,但并没有受多重的伤。
•雪地上的达娃尸体虽然因为镜头给的时间太短难以准确判断身份,但仅根据其腿部和胸前的斑纹,该尸体不能和上述9只成年雪豹中的任何一只对上号。


因此,关于剧组是否尽到救助义务的讨论,其实只是基于一个假想的场景而展开的。虽然我无法得知现场的实际情况,但根据电影画面,并没有一只带娃的母雪豹身负重伤,所以也谈不上救助与否。

以下,我们将通过电影画面来逐一分析,扮演达娃的雪豹有哪些,她的故事又是如何通过这些“演员”讲述的。为了便于描述,我们将给这些演员分别起一个外号(当然,正常研究中的个体识别不会这么命名):
•扮演活着的达娃的雪豹:大饼脸、黑嘴角、刀疤眼、岩羊杀手、大妈、二妈、咬牛小伙儿;
•扮演入侵者的雪豹:黄毛、三妈、刀疤眼 ;
•充当达娃尸体的雪豹:便当娃。

现场的实际情况我无法得知,仅就电影画面,我们来看看,达娃的故事是如何讲述而成的。




第一章:出场

电影在开场后的5~8分钟讲述了达娃生活的第一个桥段:达娃出场,遇到另一只雪豹的入侵,我们看到达娃赶走了入侵者,并揭示出它是两只小雪豹的妈妈。

看上去,这一段里只出现了两只成年雪豹角色:达娃和入侵者。然而,通过个体识别,我发现这一段至少出现了5只成年雪豹!除了入侵者,实际上至少有4只雪豹在扮演达娃的角色——它们分别是黑嘴角、刀疤眼、大饼脸和大妈。而这一段的入侵者则由黄毛扮演。


打头阵的这位是黑嘴角。红色竖线所指,它的右嘴角有一道明显的黑斑。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第二位上场的“达娃”是刀疤眼。记住它左眼下面的那块星状疤痕吧。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第三位,电影5分14秒现身的“达娃”是大饼脸。认住它体侧的斑纹。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大饼脸的正脸照出现在7分零6秒。除了和上图对应的斑纹标注,你还可以看到它为啥叫大饼脸。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5分16秒,上阵的“达娃”是黑嘴角,镜头接得很好。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6分29秒,两只雪豹相争的重头戏,左为演“达娃”戏份较多的黑嘴角,右为演入侵者的黄毛。这一画面提供的体侧斑纹被用于各画面的个体识别中。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7分21秒,大饼脸。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7分38秒,这一段饰演“达娃”的第四只雪豹——大妈,终于携子出现。大妈的面部斑纹很清晰。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故事还在继续。




第二章:岩羊

第二个桥段发生在电影的14分钟到17分钟,大约4分钟。其中的故事情节主要是达娃母子情深,以及达娃捕猎岩羊。

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一段又有新演员了!首先出场的,在峭壁岩石上带着俩孩子的“达娃”已经和第一段里面任何雪豹都没关系了:这只带俩幼崽的母雪豹是新出场的,我将其命名为二妈。二妈后面还要出现,我猜测二妈这个家庭是剧组跟踪拍摄时间最长的,而上一段里面的大妈貌似已经退场了……


14分17秒,二妈首度登场,仔细看它的脸,和大妈有明显区别。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在这一段中,没有孩子的镜头里,大饼脸继续参演达娃,趴在草地上看旱獭的就是它;而上一段里的主演黑嘴角也露了一面,就是趴在岩石后面露出半张脸那个。我惊讶地发现电影后期居然把画面做了个水平镜像,我说怎么看了半天总觉得这个雪豹眼熟但是却对不上号,后来把画面横着倒了个个才发现这就是黑嘴角。好吧,我们做调查时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

不过,这一段我并不能确认到底有多少只雪豹,因为有些捕猎的场景实在难以截取清晰的画面来进行识别。


16分,“达娃”又换成了一脸严肃的大饼脸。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16分30秒,大饼脸继续面露刚毅。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16分47秒,黑嘴角,但是画面被水平镜像了。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它是这样被水平镜像的。将电影中此处的画面再水平翻转回来,可以见到黑嘴角左眼上方的特征斑纹。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制图:猫盟




第三章:入侵

第三个桥段发生于电影35-38分,大约三分钟。情节梗概是正在吃岩羊的达娃遭到了带着三个孩子的老对手入侵,被迫放弃猎物并携子放弃领地。

这一段我非常佩服编剧的脑洞大开。为啥?请听我一一分解。

首先出场的那个“达娃”干翻了一头巨大公岩羊,这只雪豹其实又是个新人,而且是个“临时演员”。我将其命名为岩羊杀手。它很厉害,岩羊看上去确实是它抓到的。然而有本事没用,得有关系和演技才能在电影里活下去——岩羊杀手很快跑完了这个龙套,就再也没出过场……


35分21秒,这是演达娃的"龙套":岩羊杀手。它额头上的菱形斑纹非常有特点。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35分38秒,岩羊杀手干掉了一头很大的公羊,请注意此时草地上没什么石头。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这时候,又出现了演入侵者的新人:三妈。它带着三个接近成年的雪豹娃娃的母雪豹粉墨登场,解说词说,这是老对手回来了。

暂且不说为啥达娃的两个娃这么久了也没长个,而这老对手的三个娃一下子就长得那么大了。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个入侵者已不再是第一章出场的黄毛。


35分40秒,带着三个接近成年小雪豹的三妈出演“入侵者”,它和最初的“入侵者”黄毛根本不像。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两个入侵者的对比照。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制图:猫盟

不过,导演也还是给了最初的入侵者一个镜头:黄毛在地上吃了几口岩羊。但细心点就会发现:这时候黄毛吃羊的地面就是草地,但是刚才打酱油的岩羊杀手作业的地方可是有不少石头的……虽然剪辑师很狡猾地换了个角度,好让人不注意大公羊的羊角怎么没了,但忘记了把地面的石头PS掉啊……


36分41秒,黄毛再次以“入侵者”的身份出现,片子里说它抢了达娃的羊,但是注意,这地方的地面满是石头,和之前岩羊杀手吃羊的地方,根本就是两回事。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我猜测,实际情况可能是:第一章里的黑嘴角和黄毛确实因抢羊肉而发生了争执,黄毛确实也吃到了羊肉,但这和第三章里岩羊杀手吃羊肉却被赶走完全是两回事。

但反正在电影里,演达娃的临时演员岩羊杀手跑掉后,黑嘴角出来串了个场,接下来,影帝刀疤眼隆重出场了。


36分48秒,黑嘴角出来串了个场。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之所以说刀疤眼是影帝,是因为它在接下来的情节里同时扮演了两个角色:达娃和入侵者。这是我极为佩服导演和剪辑的地方,这脑洞一般人开不出来。电影里的达娃不甘心失败,仍想反扑;而老对手则毫不让步,最后趴在羊身上开吃。但是仔细看看它们的脸吧:那个刀疤眼实在太明显……


36分53秒,影帝刀疤眼开始一雪豹分饰二角的表演。看不见星状疤时,凭借额头上的斑点排列也能辨认出它。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37分19秒,它在演准备反击的达娃。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37分26秒,刀疤眼开始演入侵者。注意:可能由于拍摄时间不同,它脸上的毛看上去凌乱了不少,但斑纹特征——眼下的星状疤痕依旧明显。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37分41秒,刀疤眼扮演得手的入侵者。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第四、第五章:受伤

第四和第五桥段的故事发生在43分钟和50~52分钟,情节比较简单——达娃带着雪豹娃娃在冰天雪地里游走,捕猎时脚受伤了。

这次出场的“达娃”分别是二妈和黑嘴角。从电影上看,躲在岩石后面观察的是黑嘴角,而带着小豹在山洞里看雪以及追击岩羊时划伤了脚的是二妈。而且,那对雪豹来说并不算大伤,电影在此有煽情的嫌疑。


43分38秒,二妈和孩子们开始入戏,识别主要看二妈额头的斑点排列。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此处的Bug是,影片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一年,而“达娃”的雪豹小崽从始至终就没怎么变大,而实际上,一岁的小雪豹应该已经接近妈妈的体型了……这真的很不科学。


50分40秒,黑嘴角正在观察。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50分52秒,镜头里这一只身上的覆雪太厚,无法识别。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51分38秒,这个"达娃"是二妈,看上去它的脚似乎受了点伤,但也可能没有。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第六章:牦牛

第六个桥段发生在103~106分钟,内容量很大,最激烈的戏剧冲突就在此间:春季,达娃冒险攻击牦牛并身负重伤,悲剧收场。

这里首先出场的“达娃”是黑嘴角,其实它特别好认——右边嘴角前有一块向上突起的黑斑,而且毛色油亮,与众不同。


103分38秒,黑嘴角出场,它长得非常漂亮。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103分49秒,黑嘴角45度角仰望天空。看它的右边嘴角。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攻击小牦牛的“达娃”是一只公雪豹。虽然雪豹毛长,尾巴粗,很难看清蛋蛋,但是在它咬小牛的过程中确实有那么几个镜头,它……走光了……我将其命名为咬牛小伙儿。这种打戏通常都是替身演员来演,所以它演完这一场后就再也没别的戏份。


104分50秒,演“达娃”的咬牛小伙儿在攻击牛,注意:它身体趴得很低,牛并不能用角顶到它。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105分2秒,走光桥段——我们能看到咬牛小伙儿的蛋蛋,公雪豹无疑。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这一段镜头非常有价值,从中,我们会发现雪豹非常聪明,咬小牛时它一直尽量压低身体,这样大牛就很难用角顶到它,只能上鼻子拱。

虽然有个镜头看上去确实很像它被牛角顶到了,而且还被大牛用脑袋撞得飞了起来,但是我觉得,这对雪豹来说不算啥,它也并没有像电影里说的那样身负重伤。

最后,影帝刀疤眼又出来转了一圈,演那个攻击失败即将悲剧收场的“达娃”,它趴在那里无精打采,演得非常走心。


105分36秒,刀疤眼出来扮演重伤的达娃。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第七章:死亡

第七段镜头简短:一头雪豹死在了雪地上。

由于它露出来的部分实在有限,因此我只能用它可识别的斑纹去和别的个体作对比,但我确实没有在那9个已知个体里找到它。但即使是那9个个体,也有很多缺乏全部的斑纹信息,所以这只死去的雪豹是否是上场过的演员,这一点并不能完全确定。



这是那只死去的雪豹,我对比了能看清的斑纹,并没有在之前的雪豹里找到这只个体。图片来源:《我们诞生在中国》

我能确定的只是,死去的雪豹肯定不是黑嘴角、大饼脸、刀疤眼、咬牛小伙儿和二妈。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实有一只雪豹死去了,死因不得而知。但在这样一个生态质量较高,能同时收纳那么多雪山之王的地方,一只雪豹的死去或许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而对于携子出场的母豹大妈和二妈,以及那7只小雪豹,我并不担心它们的生存状况。通常母雪豹会挑选领地里猎物最丰富的地区作为自己的繁殖地,经过数百万年演化,它们早已清楚应该如何在高原上生活。

观影讲解到此结束。通过本片的个体识别,我能确认的雪豹演员包括(按戏份排列):刀疤眼、黑嘴角、大饼脸、二妈、咬牛小伙儿、岩羊杀手、大妈、三妈、黄毛共9只成年雪豹,大妈的两个幼崽、二妈的两个幼崽、三妈的三个幼崽共7只未成年雪豹。其中,出演存活时的“达娃”的雪豹共7只。

此外,那只死去的便当娃、“达娃”进入其领地并与其打斗的公豹,以及其他几段捕猎的雪豹并不能很好地识别。

需要指出的是,这毕竟只是用一些画面截图来做个体识别,可用的角度实在欠缺,因此识别错误或者不全面在所难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数数电影里到底有多少只雪豹?




结语:《我们诞生在中国》是不是一部好电影?

仅从镜头所展现的生境和动物行为学而言,电影的摄制团队是十分伟大的。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在电影院里观赏到如此壮美的中国生境自然;这恐怕是绝大部分人第一次看到那些神秘的雪山之王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几个人见过雪豹是如何在地面蹬踏?有多少人会知道雪豹有领地意识并且会发生争夺领地和猎物的战斗?有谁曾看到过雪豹是如何在陡峭的崖壁上伏击岩羊?有谁会知道雪豹在攻击的同时是如此善于保护自己?事实上此前从未有国内的自然影像从业者做到过这部电影一样的成就,传达给公众如此多的关于野生动物的知识和信息。

而最终成片用多只雪豹剪辑的方式来讲述这样的故事,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要真的长期跟踪一只雪豹并拍摄出它完整的生活史故事,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这样的长期拍摄对雪豹的影响干扰更是无法预料的。从个体识别来看,剧组并不是根据已经有了的剧本来按部就班地拍。面对海量的镜头,组织出一个能让不熟悉雪豹的人听懂和接受的故事,让人们记住达娃这个角色,确实也是难度极大的挑战。

遗憾的是,制作团队并没有将这些努力明确地展示出来。虽然导演陆川确实强调了它是自然电影而非纪录片,是有剧情的,但并未点明这些剧情是来自人类的创造。而当果壳网的采访者询问制片人罗伊·康利,为何雪豹达娃的“故事”能如此完整,康利也只是归功于野外摄影师的努力和素材的丰富,而回避了“达娃”的创造与剪辑问题。甚至当“摄制组该不该救助达娃”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团队成员澄清达娃这个角色的虚构本质。

普通观影者并不会特意去寻找导演和制片人的访谈,可能绝大部分观众都从未注意过 “自然电影”这个概念,甚至很多人直到看完都没有意识到这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自然纪录片。这样必定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误解,为真实的镜头和真实的动物行为罩上并不存在的解释和因果关联。也许这样做有基于市场因素的考虑,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

运用照片或影像,通过猫科动物的斑纹进行个体识别,是一项对研究非常实用的新技术~
记得当初曾经还是听 @羽·凌风 毛毛介绍的这篇文献WWWWWWWWWWWWWWWWWWW

呐,亲身参与过几次的黑颈鹤纪录片,以及认识的一些做纪录片的朋友~
都告诉我,呐......只有镜头是真的~
故事的话,只要真的是“可能发生的”就好,并不要求一定要实景拍摄,讲一个确实全程跟拍的故事~
所以......嗯......本来也就不太信WWWWWWWWWWWWWWW
毕竟纪录片还是艺术创作,而不属于严格的纪实性资料~
这样做也完全可以理解,无可厚非~
当然,如果真的能做到即实,那肯定更好,比如说...《飞行的鸟》

这是个很棒的揭秘~
虽然我也猜到一定是剪辑拼接成的,但真没有想到居然由7个群演合作而成WWWWWWWWWWWWW
另一个角度说,能拍到这个数量的雪豹,摄制组无论从投入还是专业性上都可见一斑~
当然,虽然死的不是所谓的“达娃”~
但摄制组客观上确实拍到了一只雪豹因与牦牛搏斗而受伤是事实~
其是否有救助义务与能力,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本文最后一段说到这部片子是不是好纪录片的问题......
嗯...还没有看目前无法表达意见~
不过窃以为,纪录片因为本就不是严格纪实性资料,剪辑拼接也是通行OK的做法~
只要没有恶意欺骗,单凭没有说明白这一点,就说这部片子不属于纪录片,而是“自然电影”~
未免有点过于吹毛求疵~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不过,导演也还是给了最初的入侵者一个镜头:黄毛在地上吃了几口岩羊。但细心点就会发现:这时候黄毛吃羊的地面就是草地,但是刚才打酱油的岩羊杀手作业的地方可是有不少石头的……虽然剪辑师很狡猾地换了个角度,好让人不注意大公羊的羊角怎么没了,但忘记了把地面的石头PS掉啊……

這段話有問題啊,上面說沒有石頭的是岩羊殺手的鏡頭。

哇ˊ~我們在九寨的時候,豹子好期待看這部啊XDDDD

是剪輯成的確實很出乎我意料之外,但是非常合理,不過用上了這麼多的雪豹也真的很驚人。

以前動物頻道有播過一個很類似的紀錄片,說明一個獅子媽媽生下五頭(或者四頭)幼獅,其中有兩隻公獅,長大之後母獅們留在原本的獅群,兩隻公獅離開去獨自闖,其中一隻和另一隻流浪幼公獅成為夥伴,另一隻被鱷魚或者其他甚麼動物我忘記了,幹掉了。然後剩下的那隻公獅和他的基友得到心的獅群之後,卻和基友發生不合,基友離開,後來幹掉了剩下那個公獅的父親,成為那個公獅出身的獅群的獅王,並且和那個公獅的姊妹們生了孩子。劇情大概這樣,也許我有記錯。

那個故事就是個典型的紀錄片,因為獅子雖然沒有斑紋,但每隻的鬃毛和體型也各不相同(公母更有極大差異),觀眾可以憑簡單的觀察就分出他們,像是基友是隻黑棕毛的獅子,主角公獅是很淺色的金毛並且成年之後體型巨大,而他的姊妹們甚至有戴著被研究的項圈WWWWWWWWWW
並且獅子的習性是好追蹤的,且社會性很強。

以前在做攀蜥研究的時候,有老師質疑過我為甚麼沒有做記號還可以知道學校的野生蜥蜴流動的情況,
我也是告訴他,每隻蜥蜴的斑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只要捕過牠幾次,當然就知道牠們從哪裡搬移到哪裡去。
因此達娃是七豹合串的腳色,對於做大量生物分析的人來說,甚至看影片時就能夠識別出不是一隻了吧?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虽然说拍摄很多动物来讲一个故事这是很常用的纪录片手法
可一般的纪录片包括动物类电影也并不会故意说这很多动物是真的就是同一只或者拍摄到的真的就是同一只的故事啊WWWWWW
所以这个片子一开始没有提到这点,没问题,毕竟摄制组没有必要为大家科普这种拍摄手法
但是当观众很好奇,并且开始询问制作组的时候,他们还避而不谈,以至于最后变成观众自发地搞出个揭秘活动,就……嗯……WWWWWWWWWW

不过话说回来,能够拍到14只雪豹真的很了不起WWWWWWWWWW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回复 3# 羽·凌风

我觉得会吧!这似乎真的是拍摄动物纪录片的一个通行做法WWWWWWWWWWWWW
除了那种超严谨的比如BBC拍的某个特定狮群故事之类,多数都会采取拼接的手法WWWWWWWW
虽说有点不老实的嫌疑.......不过毕竟没有直接骗大家,避而不谈也可以理解WWWWWWWWWWWW
这就算是行业惯例好了WWWWWWWWWWW

是的一般能用红外拍到两三只都很不错了,能拍到那么多雪豹,尤其是还有很多珍稀镜头,还拼成一个故事,正是超不容易的说~

大熊星座 于 2016-9-12 22:24 补充以下内容

回复 2# 神速青燦

其实我们也很期待看这部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后下档了还是没看成,哎WWWWWWWWWW

用狮子来剪辑拼接大概难度会大一些因为感觉对多数人来说,狮子相比豹子之类还是好辨认很多,很容易被观众识破啦WWWWWWWWWWWW

是说你真能通过看花纹就在整个校园内进行蜥蜴的个体识别吗?这有点厉害啊WWWWWWWWW
因为虽然肯定是有差别独一无二的,但蜥蜴这种跑来跑去窜得很快的家伙,要能一眼就认出也是很不容易呢~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怎麼這麼快就下檔了!!!!!!!

這說來也很奇怪,獅子長的單純反而好認,豹花花的反而不容易辨認。
不過我是覺得獅子確實好辨認很多的。

我眼睛又不是照相機,我得抓住牠或者看見他沒有在移動的情況才能辨認。
可是攀蜥的花色歧異度堪比紅嘴鷗(?)一般校園附近區域不大,也不會太難辨認的,要是在山上我就得存圖片起來比較了WWWWWWWW另外公的比母的好辨認很多呢。


【发帖际遇】:神速青燦 在森林中探险时不慎遭遇土球特工队,被上千上万的土球追赶,情急之下,不知把 32F卡币 遗落到何处去了。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分享到